查看原文
其他

隐蔽的物 | 杭春晖 绘画的“再客观”



展名/ Title:隐蔽的物 The Hidden Matter

艺术家/ Artist: 马树青 Ma Shuqing、沈克龙 Shen Kelong、姜吉安 Jiang Ji'an、杭春晖 Hang Chunhui

展览时间/ Date: 2018.09.22 - 12.09


展览地点/ Venue: 亚洲艺术中心(北京)A展厅

Asia Art Center (Beijing) Hall A

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(周一休馆)

798 Art Dist., No.2, Jiuxianqiao Rd., Chaoyang Dist., Beijing


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于2018年9月22日至12月9日举办展览“隐蔽的物”。本次展览由马树青、沈克龙、姜吉安、杭春晖四位艺术家联袂展出,展览力图呈现东西方对于“物性”之于绘画语境中的个案研究,探讨“物”作为绘画(艺术)的审美属性以及作为其对艺术本质理解的思索。


“物”的问题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,海德格尔认为世间有三种物:纯然之物(自然物)、器具(根据人的使用和需要制造出来的东西)和作品(艺术品)。物性即物的本质。而在古老的东方哲学家庄子的理解中, 是指物的自性, 即——物是其所是、自然而然地存在的本性。作为“物”的艺术因其自持的审美属性自成一体往往被我们忽视或隐藏……物质通过某种形式结构将其涵盖进去,使得人们对日常事物物性通过某种形式,来重新感受它。在现代艺术语境下通过视觉、哲学等方面对“物”的存在进行思考,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“道”与西方哲学中的“世界”是互通的。



绘画的“再客观”

文/ 杭春晖


绘画作为一种视觉呈现,“客观性”是一条潜藏在绘画“主观性”背后的线索。所谓客观性,是事物的本来面目,与主观性相对。毫无疑问,绘画的主观性一直是艺术史书写的基本思路,但在我看来,绘画的诞生恰恰是从描摹客观世界开始的。正如柏拉图认为,现象世界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,而绘画是对现象世界的模仿,是理式世界摹本的摹本。所以,他的“理想国”里没有艺术家。我无意讨论哲学问题,但柏拉图的观点,也从一个角度讨论了绘画的客观性问题


对世界的再现一直是古典艺术的出发点。可以这么理解,所有的绘画语言,比如线条、色彩、构图……都是服务于对客观存在的表现。我可以理解这是绘画客观性的原点。在不同时期和区域,这种客观性因为语言与材料的不同,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主观性。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焦点透视法与中国的文人画,前者因为科学再现方法的应用,显然更偏向于客观性,比如达芬奇 (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) 的《蒙娜丽莎》,而后者因为引入书法用笔,所以在视觉表现上,就更加具有主观性,比如黄公望的《富春山居图》。


无界-No.2 Boundless-No.2 

246x141cm 综合媒材 Mixed Media 2018


是,无论是达芬奇还是黄公望,他们主观化的艺术语言背后,都潜藏着再现客观世界的基本动机。这其实也是绘画诞生的动机。但是,在20世纪的艺术变革中,这种原始的动机在抽象主义运动中被改变,当人们面对马列维其 (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) 的《黑色正方形》时,传统意义上的客观性被彻底瓦解,因为在这张作品中,所有的形式语言不再为表现客观世界而存在。在抽象主义运动中,绘画的形式语言第一次成为绘画的表现对象,也成为了独立的审美对象。在我看来,这是绘画客观性的一次转向。当点、线、面,这些形式语言独立成为绘画对象时,绘画的客观性也就从对世界的再现,变成了对绘画语言的再现。


作为现代主义的典型,抽象艺术无疑拓展了绘画客观性的新视角。但是,当格林伯格 (Clement Greenberg) 的“绝对平面”发展成为一张空白画布的时候,也就是说,当一张空白画布也成为艺术品的时候,抽象艺术原有的形式语言系统失效了,与之相对应的客观性也发生转向,这一次,绘画材料所具有的物质属性,成为客观性的对象。从这个角度,我们就不难理解贾斯伯·琼斯 (Jasper Johns) 所画的国旗,他认为绘画本身就是一件实物,任何与之相关的材料所具有的物质性,就是一种客观存在。而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:将媒介的原本物质属性隐藏在绘画形式之中。


无界-No.1 Boundless-No.1 

73x57.5cm 综合媒材 Mixed Media 2018


我不是美术史专业,关于绘画的客观性思考,更多源于自身的创作思路。我是2015年开始雕塑与绘画融合的实验,我一直在思考这样做的意义在什么地方?当我认真反思绘画的基本动机时,我突然意识到上述的“客观性”线索。当我从这个角度重新思考时,雕塑就成为一种相对于平面绘画的物质而存在。在我看来,绘画是通过“虚拟的平面形式”构建空间,而雕塑则通过“物化的立体形式”再现空间,“平面”与“立体”,“虚拟”与“物化”的对立,是绘画与雕塑在形式语言上的视觉特点。而正是这种对立,让我意识到雕塑所具有的实体性,无疑可以成为我关于绘画客观性的讨论起点,我也将这样的工作方法定位于“再客观”。


在2016年桌面系列作品中,我抽离了原有的具象人物语言,画面成为一种抽象的色彩语言,恰恰是为了更纯粹的讨论“形式”与“物”之间的转换。当然,这个时期的“物”并不是杜尚式的现成品,而是一种人工化的“物”——雕塑。在2017年的个展“不分明”中,雕塑与绘画的边界,就是通过“再客观”的方式,被我有意识的模糊掉。


为了更多角度的实验绘画的“再客观”的可能性,在2018年中,我通过《被形式遮蔽的信息》,试图讨论绘画参与到背景空间的可能性,在这个系列作品中,因为投影与墙面的关系,使得背景成为一张空白画布,这种实验,打开了我关于绘画“再客观”的思考,如果说参与绘画的媒介成为一种绘画客观性的对象,那么,与绘画天然联系的墙面空间,是否也可以成为“再客观”的新可能? 而这一讨论,也从我的视角,呼应了20世纪美术史中关于“图底关系”的讨论。


被形式遮蔽的信息-No.19 Message Obscured by Form-No.19 

70x99.5cm 综合媒材 Mixed Media 2018


被形式遮蔽的信息-No.8 Message Obscured by Form-No.8 

37x117cm 综合媒材 Mixed Media 2018



被形式遮蔽的信息-No.11 Message Obscured by Form-No.11 

56x83cm 综合媒材 Mixed Media 2018


在我看来,当“再客观”成为一种方法论之后,任何参与到绘画之中的材料,都可以成为客观性的新可能,尤其是当我面对中国画这样一个传统的绘画语言时,我突然意识到我所使用的纸张,本身也具有物质属性,这也是最新作品《透明色》的基本动机,当我在实验《被形式遮蔽的信息》时,我使用到了不同的中国画纸张,这些材料在原有的中国画系统中,仅仅是绘画客观性的材料来源,当我用“再客观”的视角看待它们时,我的绘画系统也相应的更加开放。我便思考,如何让纸张本身与绘画共建一个模糊的视觉,这让我想到200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时的一件作品,那时我选择了一张有稻草纹理的纸张,通过扫描获取纸张上的稻草纹理,再通过印刷的方式印刷到这张纸面上,那件作品我称之为《纸上纸》,当时的创作出发点是基于对真实性的讨论。而当我在2018年创作过程中,我与突然意识到,这个实验很适合我目前的绘画再客观的创作,于是,我开始在纸上画纸的工作,也就是《透明色》系列。



透明色-真相 Transparent Color-Truth

66x91cm 纸本绘画 Painting on Paper 2018 


透明色-暖风 Transparent Color-Warm Breeze

92x72cm 纸本绘画 Painting on Paper 2018 


当然,关于“再客观”的讨论,从我的角度来看,仅仅是关于我目前创作的思考,不是一种美术史的书写,所以也就更具有个体属性,在更多维的视觉实验中,我正试图不断完善这个属于我自己的方法论。


·




·


关于艺术家



杭春晖,1976年生于安徽,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,获硕士学位;201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,获博士学位。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。

 

重要个展:“齐物 - 杭春晖个展”(亚洲艺术中心,台北,2018)、“不分明 - 杭春晖2017”(亚洲艺术中心,北京,2017)、“绘事物语 - 日常”(大象艺术空间馆,台中,2016)、“绘事物语 - 杭春晖2015个展”(新绎空间,北京,2015)、“杭春晖个人作品展”(Hazlitt's画廊,纽约,2015)。

 

重要群展:“隐蔽的物”(亚洲艺术中心,北京,2018)、“第四届苏州·金鸡湖双年展‘自 - 沧浪亭’当代艺术邀请展”(金鸡湖美术馆,苏州,2018)、“中国当代水墨·柒舍精粹展”(南海亚洲艺术空间,悉尼,2017)、“工·在当代 - 2016·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”(中国美术馆,北京,2016)、“第三届当代水墨空间: 变相 - 水墨的维度”(广东美术馆,广州,2016)、“绘事后素 - 中国当代艺术展”(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美术馆,肯辛顿,2016)、“世间 - 中国当代艺术展”(阿德莱德艺术节中心,阿德莱德,2016)、“新工笔:中国当代水墨展”(大都会州立大学视觉艺术中心,丹佛,2015)、“第五届J.C雅各布森肖像艺术展”(腓特烈堡国家历史博物馆,哥本哈根,2015)、“水墨SHUIMO,世纪变革与艺术新路”(民生现代美术馆,北京,2015)、“工笔新语 - 2014新工笔画邀请展”(江苏省美术馆,南京,2014)、“新水活墨 - 现代水墨展”(香港海事博物馆,香港,2014)、“艺术家的理想 - 柒舍雅集水墨群展”(今日美术馆,北京,2014)、“格物致知 - 中国工笔画当代表述2013”(中国美术馆,北京,2013)、“三矾九染 - 新工笔艺术提名展”(上海美术馆,上海,2012)。

 

获奖: “第十一届中国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成长奖,2018”、“第五届J.C雅各布森肖像奖国际评审奖,2015”、“时代美术馆年度艺术家奖,2015”、“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展丹青奖,2009”。

    

相关阅读

* 正在展出 | 隐蔽的物

* 亚洲展讯 | 隐蔽的物

* 亚洲讲堂 | 艺术与物性

* 亚洲现场 | 隐蔽的物

* 亚洲展评 | “不分明 - 杭春晖个展”举行,有意“模糊”绘画与雕塑的边界





正在展出


震旦博物馆《古往今来 - 李真个展》


亚洲艺术中心(台北二馆)《齐物 - 杭春晖个展》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